返回首页

肿瘤免疫分类

时间:2021-09-23 23:09来源:www.zljrlt.com 作者:杨宁肿瘤介入医学网
肿瘤免疫分类是根据免疫应答的类型分类 固有免疫(先天性免疫、非特异性免疫)长期种系发育、进化而成 适应性免疫(获得性免疫、特异性免疫)后天接受抗原刺激产生, 根据效应机制又分为: -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-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(IR

肿瘤免疫分类是根据免疫应答的类型分类


  • 固有免疫(先天性免疫、非特异性免疫)长期种系发育、进化而成
     
  • 适应性免疫(获得性免疫、特异性免疫)后天接受抗原刺激产生, 根据效应机制又分为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


        免疫应答(IR)是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,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识别、活化、增殖和分化,产生免疫物质发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。这个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,包括了抗原递呈、淋巴细胞活化、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。
 
        通过有效的免疫应答,机体得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。 常被用作免疫反应的同义词。免疫活性细胞(T淋巴细胞,B淋巴细胞)识别抗原,产生应答(活化、增殖、分化等)并将抗原破坏和/或清除的全过程称为免疫应答。


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特点

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
促进机体造血功能
诱导肿瘤细胞凋亡
利用药物前体转化酶,增强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,降低化疗全身毒副作用
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
 

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:

1.识别阶段: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,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来提呈;


 
2.活化增殖阶段: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,发生细胞的活化、增殖、分化,产生效应细胞(如杀伤性T细胞)、效应分子(如抗体、细胞因子)和记忆细胞;
 
3.效应阶段: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。
 



当初始T细胞通过TC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-MHC分子复合物(pMHC)特异性结合后,在其他辅助因素作用下,活化、增殖、分化为效应T细胞,进而完成对抗原的清除,此过程即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,也叫细胞免疫应答。


抗肿瘤免疫反应 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

DC是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,其体外抗原提呈能力是巨噬细胞的10-100倍

DC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(Naive T cells)进行增殖,而Mφ、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,因此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
 
 

 
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(Myeloid-derived suppressor cells,MDSCs)是骨髓来源的一群异质性细胞,是树突状细胞(dendritic cells,DCs)、巨噬细胞和(或)粒细胞的前体,具有显著抑制免疫细胞应答的能力。
存在于肿瘤内的巨噬细胞命名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(TAM),这类细胞通常具有特异性的表型,能够产生促血管生成因子,并使抗肿瘤免疫应答受到抑制




     

DC抗肿瘤的机制如下:
 
① DC可以高表达MHC-Ⅰ类和MHC-Ⅱ类分子,MHC分子与其捕获加工的肿瘤抗原结合,形成肽-MHC分子复合物,并递呈给T细胞,从而启动MHC-I类限制性CTL反应和MHC-Ⅱ类限制性的CD4+ Thl反应。同时,DC还通过其高表达的共刺激分子(CD80/B7-1、CD86/B7-2、CD40等)提供T细胞活化所必须的第二信号,启动了免疫应答。
 
② DC与T细胞结合可大量分泌IL-12、IL-18激活T细胞增殖,诱导CTL生成,主导Th1型免疫应答,利于肿瘤清除;激活穿孔素P颗粒酶B和FasL/Fas介导的途径增强NK细胞毒作用;
 
③ DC分泌趋化因子(Chemotactic Cytokines, CCK)专一趋化初始型T细胞促进T细胞聚集,增强了T细胞的激发。保持效应T细胞在肿瘤部位长期存在,可能通过释放某些抗血管生成物质(如IL-12、IFN-γ)及前血管生成因子而影响肿瘤血管的形成。上述CCK进一步以正反馈旁分泌的方式活化DC,上调IL-12及CD80、CD86的表达;同时DC 也直接向CD8+T细胞呈递抗原肽,在活化的CD4+ T细胞辅助下使CD8+ T细胞活化,CD4+ 和CD8+T细胞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直接杀伤,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。
 
顶一下
(1)
10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推荐内容
热点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