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原提呈:抗原与APC(抗原呈递细胞,树突细胞DC是专职抗原呈递细胞)表面的MHC复合物形成抗原肽-MHC复合物;
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、降解为多肽片段,以抗原肽/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识别的过程。
抗原提呈细胞 APC 是指能够加工、处理抗原并以抗原肽-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肽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,又称为辅佐细胞。主要包括单核/巨噬细胞、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,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。
抗原提呈,antigen presenting;antigen presentation,是指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(antigen presenting cell-APC,如Mφ,DC等)摄取,加工后以免疫性肽的形式呈现于提呈细胞表面,最终被免疫活性细胞识别的过程.显然,抗原提呈过程是免疫反应的起始阶段,它发动免疫应答过程。
抗原提呈过程涉及从抗原被提呈细胞摄取并消化成免疫原性肽 ,以MHC 肽复合物的形式呈现于细胞表面 ,通过TCR激活T细胞 ,直至触发免疫应答反应的复杂过程。
抗原提呈细胞本身是先天免疫(固有免疫)的一部分。其表面表达的MHCⅡ类分子,能摄取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加工将成短肽段,呈递给T细胞,因此又是获得性免疫的启动者。
早期的医学研究发现,在胸腺依赖性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中,不仅需要T、B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,还需要另一类细胞的协助,故曾将该类细胞称为辅佐细胞。
通常所说的抗原提呈细胞多指的是巨噬细胞、树突状细胞、B淋巴细胞等能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,即所谓的专职性的抗原提呈细胞。其他细胞,如内皮细胞、纤维母细胞、各种上皮及间皮细胞等也具有一定的抗原提呈功能,又称这类细胞为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。
一、抗原提呈细胞的分类
1.专职抗原提呈细胞:
包括单核/巨噬细胞、树突状细胞、B细胞等,他们组成性表达MHC—II类分子、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,具有强大的摄取、加工和提呈抗原的能力。
⑴树突状细胞;以胞饮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为主,吞噬作用较弱。
⑵单核/巨噬细胞;吞噬、胞饮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。
⑶B淋巴细胞;以BCR特异性摄取抗原为主;非特异性胞饮为辅;无吞噬作用。
2.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:
非组成性地表达MHC-II类分子,抗原提呈能力弱,包括内皮细胞、纤维母细胞、上皮及间皮细胞等。肿瘤细胞、病毒感染细胞等也可通过MHC-I类分子途径提呈抗原,属广义APC。
⑴内皮细胞;
⑵成纤维细胞;
⑶上皮及间质细胞;
⑷嗜酸性粒细胞。
3. 机体有核细胞:bai能将内源性蛋白抗原降解成多肽片段,多肽片段与MHC-1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表达在细胞表面,并递呈给CD8+细胞。近年来才将此类细胞归于APC中。
二、抗原提呈细胞的提呈过程:
* 外源性抗原提呈过程,外源性抗原(exogenous antigen): 来源于APC外的抗原。指外源性抗原被APC摄取、加工、处理为抗原肽,与MHC-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/MHC-II类分子复合物,表达于APC细胞表面,供CD4+T细胞识别的过程
溶酶体或MHC-II类途径
外源性抗原的摄取
* 内源性抗原提呈过程,内源性抗原(endogenous antigen):APC内合成的抗原。
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产生
APC表达已被处理的抗原多肽,供T细胞受体(TCR)特异性识别,此为抗原提呈。以巨噬细胞为例,可将抗原提呈过程分为3个阶段。
1. 抗原摄取:巨噬细胞通过吞噬,吸附,吞饮等途径摄取外源性抗原。
2. 抗原加工处理:抗原在巨噬细胞内被降解,暴露免疫原性多肽,后者与APC中产生的HLA-II分子结合成复合物,该复合物被转运至APC表面。
3. 抗原提呈:TH细胞的TCR特异性识别HLA-II分子-抗原多肽复合物。
简单来说,体内的肿瘤细胞信息在循环过程中,会被体内的巡逻兵树突细胞识别,但巡逻兵不会直接杀死癌细胞,而是把癌细胞的特征也就是癌抗原“告诉”杀手T细胞,杀手T细胞就会在体内杀死这些有特异性抗原的癌细胞。
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
外源性抗原通过MHCⅡ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将抗原提呈给CD4+T细胞识别。(分泌细胞因子)
内源性抗原(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及肿瘤细胞表达的肿瘤抗原)经MHCⅠ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将抗原特异性CD8+T细胞识别。 (细胞毒作用)
|